查看原文
其他

辛庄师范:走向“和而不同”的学习共同体

黄明雨 辛庄师范 2022-06-08

戊戌年,春王正月,大年初一,我们发布了《三年制第一期教育者养成课程》招生简章;初八,发布了《第二届“新教育”中国文化课程研习营》招生启事。各地报名的老师和家长非常踊跃。负责“教育者养成课程”的淑萍设计了一份简单的问卷,她抑制不住欣喜,整理了一份问卷反馈发给我,现转载如下: 


可否谈谈您对人的认知:

 1.“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说文解字》)人是高贵的;人身上彰显了宇宙运行的规律


2.随着生命的展开,对人的认知也在不停地更新,相信未来还会继续不停地更新,人有许多丰富的层面,人即是存理载道的载体,也是许多不同意识表达的载体,想继续开放地探索下去。


3.一个人,最珍贵的在于找到自己生命的方向(立志)并为之努力践行,在这个过程助益他人,助益社会。


4.人的一生要活出人的样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人之初,可能迷茫,可能随波逐流,觉醒之后,当矢志不移,不枉为此生。


5.人,是万物之灵,也是天地之宝。人是居于矿物、植物、动物之上的生命体,从远古诞生以来,人类一直在艰难与挫折中不断超越、勇于担当。人拥有超越其他地球生命体的智慧与创造力,改变着自己及周围的环境,然而今天,人在向外消耗周围资源的同时,越来越不关注向内探索人的本质与真理,命运更多地被外物所牵制,比如科技、金钱、名誉等,此时需要人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分析自己与未来,把握好上天赋予我们的使命,崇德、重道、知行合一,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


6.我认为人是天地灵气的集大成者,也是有情感、有思想,并可以通过不断体验中的自觉和觉他,来获得提升升华的物种。人来自自然,也在改变着自然;人生于社会,也在塑造着社会,随着人的进化和提升而来的,该是越发美好的自然和社会。


7.人自信于、骄傲于自己改造世界的能力,却难于觉察到自己被流放在时间的“河流”里。


8.人是“器”,纵向可联通,横向可辐散。联通、辐散什么,取决于其器性。


9.人可为万物之灵,也会堕入外道;人保有各种的可能性,在生老病死和与天地万物和他人的关系中轮回或醒悟,修炼是只有人才可能成为万物之灵的可能


10.人立于天地之间,既渺小如蝼蚁,短暂似蜉蚍,也一沙一世界,刹那成永恒。

 

对您而言,教育意味着什么?谈谈您对教育的理解:

 1.所有的教育都是自我教育,孩子在环境中教育他自己,身为老师的我们只是环境中的一部分,我们努力成为孩子最好的环境,因此孩子可以教育他自己,协调他自己的命运。


2.对我而言,教育意味着觉醒,个人的觉醒。教育,最主要的是自我教育,不断成长的鲜活力量能唤醒孩子,影响,共振,使孩子们走上他们自己选择的成长之路。美育、体育、智育,美丽,健康,智慧,平衡和谐!


3.“蒙以养正,圣功也。”教育有多项使命:传授知识,帮助儿童树立生命的志向,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立德树人最为关键,也最难。


4.教育就是一條自己自我成長之路。


5.教育,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需要一代又一代的老师用自己的身,语,意去传承,发展。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启发,引导,共同探索,共同成长。对我而言,能够成长为一位文明的传承者,尽已所能引领孩子们,与先知们的生命相遇,与自己的生命相遇,在探索中不断开启智慧,是无比动人心弦的事情。


6.对于我来说,我认为教育应该是使人在身心灵三方面能得到和谐发展的过程,同时这也是育人育己的过程。在有了孩子之后,我读了一些有关育儿的书。我认为教育是通过示范和引导的方式来使被教育者身心灵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者要做好示范的作用就要不断的提升和完善自己,才能正确引导被教育者正向发展。


7.教育意味着更有意识的关注自我实实在在的成长,育人先育己。


8.教育不仅是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更要在个人修养,性情,心性等多方面明白见道并有所实修。


9.教育,教授知识,培育人格,除了是教师的任务,也是每个人自己的责任。只有教育工作者坚持学习,方能知不足。随着时代的变化,修身齐家似乎变得不太重要,追求虚荣、名声取代了实学真修,人们也被这些假象蒙蔽了,忽略了对真理的探索,所谓教书育人,而今更多的只剩下“教书”却忽略了“育人”。教育,此刻更凸显出其意义和价值,除了受教育的学生,我们成人在日常也同样需要深入的实践、细致的观察、审慎的评价,如此才可能找回我们失落的人格,做好我们自己,并为子孙后代负责。


10.许多年前,我曾以为我接受的教育已经够多了,后来我在工作中不断地参加进修和培训,我才明白对一个人来说,能有机会学习,是多么珍贵。教育不仅是帮助人明理,更重要的是修德和求真。只有经过大的考验,人才能教会自己谦卑并勤奋地生活,这就仿佛树木要经历风雨,美玉要经过雕琢一样,非此便不能使人自立、利他和济世。由此可说,人的教育本质上是由自我完成的。


11.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基于对人有深入认知而才能从事的一项事业,现今社会,有很多人把教育当成挣钱的一种途径,不顾人的发展需要,只为盈利和迎合成人需要决定而做事,只为教授知识和技能,而真正的教育不教知识和技能,却能让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教育不改变生活环境,却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教育的目的是让一个人获得幸福的能力!


12.教育,对我来说是:让学生知道那些纯真的梦想和恪守正道的准则是多么珍贵,值得将用一生的努力去坚持。


13.教育于己是自我的修行,于孩子是带着爱用灵魂去点燃他们的生命,使之能成为立于天地之间的人,成为"自由"的人。


14.我从事体制内教育22年,为了探寻教育的真谛来到了辛庄,践行新教育是我的使命。今天对教育的理解……教育应尊循孩子的天性,遵道而行。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斯坦纳说教育培养的目的是看人类的潜能还有哪些,而不只是为了让孩子适应现在的社会秩序。

 

可否谈谈您对生命的认知

1.对我来说,生命是一份礼物。我不断追寻生命更深层的意义。在现阶段,我的认识还未能完全脱离前面十几年教育的影响,但最近几年接触的灵修和中医等领域为我打开了另一扇大门,我希望能更加了解。


2.三十岁之前向外看,三十岁之后向内看!有幸三十二岁迎来我们的小天使,她是我的老师没有打我没有骂我也没有嫌弃我,却一天天让我认识到自己的软弱暴躁不自信又让我一步步的走向成熟自省向前看!感谢我的孩子感谢我的老师,同理心对待孩子对待家人朋友!做更好的自己!


3.我们常说生命宝贵,而真正珍视生命的人却还是少数,更多的人被名利裹足难行却不自知。我们拥有生命,我们的使命是什么?你思考过吗?生命并不永恒,珍视它,认识它、利用它、充实它。在有限生命中投身教育,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4.如果我们对生命的认知突破了肉身(载体)寿命有限所带来的遮蔽,就会了解无论在过去还是未来,“我”始终存在、从未离场----翻看历史,每个时期的“我”经历过什么都历历在目;遥想未来,那个时候的“我”会在怎样的情境中出场。


5.生而有天命,每个人在有生之年度过的每天都要有意识去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知行合一,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不枉来世一回。生命中每个阶段都有很重要的事情去做,但没有精神层面有意义的指导和跟随明师学习,常会虚度或走偏,在有限的生命中,做拓宽生命纬度,挺升生命能量的相关事宜是最重要的。


6.过去不可改变,但记忆的情感与体悟可以不断修正;未来不可预知,但期盼的目光与信念却是如此的坚定——生命是一场关乎永恒的自我整合历程。


7.我只能认真生活,不辜负这一世生存的幸运。否则,生命对我如同无期的暗狱。


8.每次穿过闹市,街边的小贩,奔跑的孩童,争吵的夫妇,讨价还价的喧闹....都让我感到那活泼沷的生命,平凡而又认真努力地活着各自的人生;每次驻足田野,各种忙碌的昆虫,认真地开着哪怕极微小花的杂草,偶尔掠过的小鸟,微风中摇曳的花朵……都在温暖的阳光中,时光仿佛静止,只有那些亘古存在的生命短暂却生生不息。 



读了以上报名信息,我和淑萍开玩笑说:这些学员不用上课了,直接聘为辛庄师范的导师,来帮助辅导教师和家长吧:)


以前,在华德福的圈子里,有一种非常好的互助学习的氛围,常常让我感动。自从两年前,离开华德福学校,与更多不同类型的学校里的教育同行打交道,发现这种好学、向道的精神其实挺普遍。


这个时代的社会内部,涌动着一种很积极、明朗又温厚的力量。因此,我常对那些总持悲观论调的朋友说,也许是因为我一直在出版、教学的一线,接触到的都是参与教育改革和文化重建的同路人、行动者,所以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勃勃的生机。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说得好,他说:“抱怨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需要的是行动,我们需要的是坚持。新教育实验倡导:‘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这样一种精神,这样一份情怀,呼唤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教育。”


这两天在读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教授的著作,很受启发。他在2010年出版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一书中文版序言中写道:


无论是日本抑或中国的教育都处于历史性的转折期。人们从种种不同的立场议论多样的改革方案并付诸实施,中小学教育的现场陷入了混乱的漩涡之中。迷惘的教师、儿童和家长们一直在探索着:究竟该相信什么、该改革什么、该如何改革,才能构筑更幸福的社会、创造更幸福的学校生活、为儿童准备更幸福的未来。


本书成稿之际的日本教育改革乱象环生:在政府推进新自由主义政策(这是一种谋求小政府、大社会,旨在以市场竞争——把学校教育这一公共事业置于私人自由的基础之上——来调控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支配下,中小学教育处于危机层层加剧、反省节节高涨的状态。在学校现场,能力主义与竞争主义、基于数值目标的评价与管理、教育机会不均等、学力的层级落差扩大等事态不断蔓延;在政策层面,则进一步强化了应试主义教育、竞争主义学习环境、管理主义学校经营,从而招致了教师的疲惫和儿童的厌学,家长和公众也丧失了对于学校的信赖。


危机的时代也是变革的时代。在这个转折期,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权,保障每一个教师作为教育家的成长,重新恢复大多数家长和公众对学校改革的合作与信赖——创造这样的学校,绝不是不可能的。

 

在去年底,我们和安德华旭、同心源等三所学校就开始酝酿,共同筹建一所新的高中。在多次讨论过程中,萌生了这么一个想法: 


以筹建新高中为契机,邀约更多的学校共同成长、相互学习。


因此,受大家委托,在春节前,我已经给北京四所华德福学校的负责人(包括南山的凯鹏老师、乐知的大孟老师、春之谷的郁宁远老师、四季学园的米春玲老师)致函,邀约他们的参与:“在各校独立发展自己高中部的同时,是否有意愿同时参与合办一所‘新高中’?”目前,已经得到了米春玲老师和大孟老师的积极回应。我们准备将这个邀约的过程拉长,面向全国各地的新教育机构,逐一发出邀约,共襄盛举,创建一所具备《大学》精神的现代高中。


我们的目的,不是只为了在北京筹建这么一所高中,而是建立一种共生的机制,支持各地教育者(教师和家长)的成长。我们期待各地新教育的种子,如雨后春笋,都能茁壮成长,将来都有能力在当地创办面向未来的高中,引领孩子清醒地入世。

 

                                                        中霖  合十于辛庄


 


附《创校倡议书》:

 

我们要办一所怎样的高中?

 

经过几轮磋商,安德华旭、同心源、辛庄师范等三家教育机构,决定在北京联合创办一所高中,并发起此倡议,邀请其他志同道合者加入。在此,我们简要介绍我们的创校宗旨和努力方向,以便得到更多关心新教育探索的朋友们的支持。


高中,在终身教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许多发达国家,把高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列中最关键的一环,认为高中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水平和国民素质。而当前我们的高中教育(包括所谓的“国际高中”)仍然存在许多弊端和不足,由于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影响和对高考升学率(不仅是国内高考,还有留学国外)的盲目追求,导致高中教育仍普遍存在着单一强调知识教育或单一强调知识的准确度,忽略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健美人格的养成,以及独立精神的树立。对此,我们十分关切,并且有信心创建一所具备《大学》精神的现代高中。


我们相信,并且有能力支持到孩子在这个人生最关键阶段的身心成长:当孩子从这所高中毕业的时候,是一个自觉、自主的人——他/她有积极、正向的人生追求,并愿意为之不懈努力,脚踏实地,大器晚成,止于至善。


高中毕业,大概是18周岁,按照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18周岁的公民就意味着“成人”了。现代意义上的这个“成人”,与中国传统语境里“成人之道”中的“成人”可能差别很大。在中国文化的脉络里,我们不会孤立地看待“人”,而一定是在放在“天地人”的大背景中去看待生命。


自古以来,中国人有天道信仰,认为“万物之始,乃统天”,世间万物包括人,都是“天”开创的,但这个“天”从来没离开过万物包括人。人的本质是天人,人性背后有天性,人心里面有天心。因此,所谓“成人之道”,首先是活出天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要鼓励青少年要树立这种精神,故我们确定了六个字的创校宗旨:


“自生,自明,自成。”


一个新生儿,无中生有,自有他的天命。天命不可窥,但将一个新生儿放在其历史背景中来看,就能感受到某种必然性。“回看天际下中流。”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无疑是近代以来中国最好的时代。若把历史镜头再拉远些,我们的历史机遇也远远超过了盛世汉唐,因为“家天下”的时代已经结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成为可能;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平”了,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从来没有这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这么一个时代背景下,一个高中毕业生,无论是进入国内或国外的高校,在某个专业领域深造,还是跟随前辈,从事某项具体工作,一边实践一边学习,首先,他要有独立人格、文化自信和时代使命感;其次,要有探索精神、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海纳百川的胸怀。我们认为,这是当前高中教育的根本。


《大学》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高中教育,抓住了立人之本,还要为孩子的升学和就业提供有效的教学模式。我们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在课程上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可能,支持他们中一部分人进入国内高校深造,扎根国内发展;一部分人去海外留学,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另一部分孩子,在某些专业领域跟随资深老师修学(比如中医、武学、艺术、摄影、出版传媒等),针对有这些需求的孩子,我们将开设专修实验班,边实践边学习。


因缘际会,继往开来,君子以果行育德。尽管创建这么一所学校,将遇到许多阻力和困难,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付出行动,一定会有满满的收获。“愿为中道之人,甘当中流砥柱!”受孩子们的鼓舞,我们有志于成为这样的人。欢迎您的加入,与我们一道共同努力!

 

新高中发起人:

黄明雨(辛庄师范创办人,北京立品图书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  蔚(北京安德华旭书苑校长)

王  磊(北京同心源社区耕读教育促进中心理事)

                                             二O一八年元月二十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518x6352s&width=500&height=375&auto=0


点击视频,

观看《成长》辛庄师范宣传片2017



★  辛庄师范由立品图书董事长黄明雨创办,致力于“重建大人之学”。更多信息请登录

     "一滴水“的新浪博客

    阅读   "立品图书“微信公众号

    “辛庄师范”微信公众号

★  招生咨询及报名邮箱 xzsf_school@sina.com

★  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